序号 |
成果名称 |
完成单位或部门 |
完成人 |
奖项 |
1 |
以国际海员适任能力为标准的高职航海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海运集团浙海海运有限公司、浙江海事局 |
季永青、戴耀存、李德雄、胡适军、卢恒荣、屠群峰、柴勤芳、徐光晓、解超 |
2009浙江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2 |
基于“工作任务驱动”的《测量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金仲秋、陈 凯、王建林、张乐飞、徐忠阳 |
2009年浙江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3 |
基于行业标准的航海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海运学院 |
季永青、戴耀存、李德雄、胡适军、卢恒荣 |
学院第三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4 |
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质量管理与评估办公室 |
屠群峰、金朝跃、柴勤芳、吴颖群、金萍女 |
5 |
“三合作”驱动下的“四模式”职业培训运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
成教学院 |
柴勤芳、孙将平、胡适军、边浩毅、潘国强 |
6 |
《测量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
路桥系 |
金仲秋、陈凯、王建林、张乐飞、徐忠阳 |
7 |
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管理与信息系 |
李锦伟、楼惠群、吴旭、王永章、张贇 |
学院第三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8 |
电控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解剖教具的研制 |
汽车系 |
詹远武、臧文荣、徐为人、夏良耀、林国梁 |
9 |
汽车电控发动机示教台的研制 |
汽车系 |
夏良耀、林国梁、詹远武、臧文荣、徐为人 |
10 |
《制冷与空调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机电系 |
金湖庭、李明、赵俊波、田文奇、朱正明 |
11 |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机电系 |
姚建飞、张米雅、王亚嫔、王中顺、田文奇、金湖庭、李含春 |
12 |
网络化练习/考试平台 |
管理与信息系 |
叶忠杰、王寅、戎成 |
13 |
城市道路交叉口可视化配时系统 |
路桥系 |
杨洁、邹胜勇、赵俊波、叶忠杰 |
学院第三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14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材 |
汽车系 |
金加龙、赵金祥、朱福根 |
15 |
《高职生就业指导》教材 |
人文系 |
梁丽华、夏建尧 |
16 |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手段改革 |
海运学院 |
李艳琴 |
17 |
“航海英语考试模式改革”各态历经法在航海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海运学院 |
张棘 |
18 |
航海类专业学生分班教学改革与实践 |
海运学院 |
戴耀存、胡适军、胡琦、徐红明、柴旭涛 |
19 |
《船舶辅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海运学院 |
胡启祥、吴?;?、白继平、卢恒荣、朱永强 |
20 |
《轮机维护与修理》教材 |
海运学院 |
胡强生 |
21 |
高职通信专业电子类基础课改革与实践 |
信息学院 |
高华、李锦伟、楼惠群、李一雷、张赟 |
学院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2 |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方案及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运管学院 |
孙秋高、李锦伟、潘国强、兰杏芳 |
23 |
桥涵工程(教材) |
路桥学院 |
郭发忠、张征文、王穗平、潘黎明 |
学院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4 |
《汽车营销》项目化教材 |
汽车学院 |
叶志斌、鲍婷婷、王强 |
25 |
基于服务大交通的机电类专业“平台+订单”培养模式的探索 |
机电学院 |
胡启祥、姚建飞、朱小平、章正伟、余四红 |
26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四段培养、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路桥学院 |
张征文、徐忠阳、郭发忠、张乐飞、王建林 |
学院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27 |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 |
汽车学院 |
王芳、王强、邱宗敏、孙伟、郭宏伟 |
28 |
《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 |
汽车学院 |
王强、朱福根、吕凤军、臧文荣、林国梁 |
29 |
程序设计竞赛与训练系统 |
信息学院 |
孙 勇、詹英、颜慧佳 |
30 |
“四段培养、能力递进”—基于专业核心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
路桥学院 |
张征文、郭发忠、王建林、钱树波、徐建虎 |
学院第五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31 |
“名企订单”引领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改革与实践 |
汽车学院 |
马林才、朱福根、陈文华、刘美灵、金加龙、刘大学、钱前、金柏正 |
32 |
通信技术专业“标准统一、校企互融、三段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信息学院 |
李锦伟、楼惠群、戎 成、徐雄敏、章成 |
33 |
基于“三体一网”平台的交通类高职校企政合作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教务处 |
王怡民、徐汇、柴勤芳、兰杏芳、胡忠海、程涛、邱海轮 |
34 |
高职学生“四维融通”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学生处 |
季永青、柴勤芳、梁丽华、严洪广、朱海亮、兰杏芳 |
35 |
基于实际工程的教学做一体化路基路面养护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
路桥学院 |
张乐飞、陈晓麟、毛雯丽、杨洁、彭以舟 |
学院第五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36 |
自主产权可编程控制器在机电专业群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
机电学院 |
田文奇、姚建飞、朱小平、张平 |
37 |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改革与实践 |
机电学院 |
金初云、朱小平、胡启祥、姚建飞、张米雅 |
38 |
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
人文学院 |
梁丽华、王雅平、钱志权、黄钢、王晓漪、邵庆祥、殷锐 |
39 |
物流管理专业校企政共同育人共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
运管学院 |
孙秋高、边浩毅、潘国强、胡森、姚文通 |
40 |
毕业综合实践分类指导全程动态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王建军、符宁平、董邑宁、徐金寿、梁曦、徐炳炎、金湖庭、余剑敏、朱程、王俊萍 |
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41 |
用“数据说话”,促进浙江省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管理决策水平的提升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李贤政、黄柏江、屠群峰、王成方、郑雁、林娟、高越明、丁明军、朱晓峰、韩继红、毕蓉、张达明、邹立人、郑卫东 |
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42 |
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信息化共享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王彤、欧阳伟、于国锋、朱芳芳、张美娜、顾威、唐杰军、陈小雄、刘志、晏杉、秦溱、张征文、盛湧、彭富强、满洪高、刘正发、姚青梅、胡拔香 |
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43 |
交通类高职校企政合作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金仲秋、徐汇、柴勤芳、兰杏芳、胡忠海、程涛、马小梅 |
2014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44 |
基于“三体一网”平台的交通类高职校企政合作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海星轮船有限公司 |
王怡民、徐汇、柴勤芳、兰杏芳、胡忠海、程涛、邱海轮 |
2014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45 |
基于国际化校企合作的高职汽车专业 “双主体、多元化”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汽车学院 |
马林才、刘美灵、刘大学、朱福根、陈文华、吴志军 |
学院第六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
46 |
产教融合ICT人才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
信息学院 |
李锦伟、陈伟、楼惠群、戎成、高华张燕、李一雷、陈楚、唐建雄 |
47 |
以古桥文化驱动的高职路桥类专业“三维课堂”育人策略 |
路桥学院 |
张征文、陈 凯、陈小鹏、曾家快、赵 伟、贾 佳、罗关洲 |
学院第六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48 |
基于信息化的航海技术专业递进式实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航海学院 |
柴勤芳、方 诚、陈兴伟、季永青、任松涛、柴旭涛 |
49 |
以“阳光成长包”为载体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系统化设计与实践 |
运管学院 |
梁丽华、钱志权、金湖庭、严洪广、李金磊 、章阮芸、林小平 |
50 |
基于“三梯次”校企合作的高职汽车专业“订单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汽车学院 |
叶志斌、夏良耀、雷琼红、金湖庭、黄国潮 |
学院第六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51 |
“任务驱动、资源导入、自学交流”的《船舶电气》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海运学院 |
朱永强、胡适军、卢冠钟、鲍军晖、孙飞 |
52 |
船用气象传真接收机(FURUNO FAX-408)仿真模拟操作软件开发及应用 |
海运学院 |
陈俊华、陈雪峰、任松涛、徐雪忠 |
53 |
“课内外联动、双核心并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机电与航空学院 |
胡启祥、贾相武、瞿心昱、田文奇、金初云 |
54 |
以问题为本的团队案例研讨式教学在思政《思修》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
人文学院 |
陶晓瑛、王晓漪、王齐女奉、田玉玛 |
55 |
基于国际化校企合作的高职汽车专业 “双主体、多元化”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马林才、刘美灵、刘大学、朱福根、陈文华、吴志军 |
2016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56 |
基于信息化的航海技术专业递进式实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柴勤芳、方 诚、陈兴伟、季永青、任松涛、柴旭涛 |
2016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57 |
依托古桥文化育人,助推高素质交通工程建设人才培养 |
路桥学院 |
陈凯、张征文、陈小鹏、赵建峰、汪建强、严洪广、贾佳、袁道福 |
学院第七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
58 |
飞机维修专业“嵌入式”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航空学院 |
潘国强、李锦伟、章正伟、孙瑞松、项峻松、俞劲创、周利敏 |
59 |
“行之虹”空间互联网+智慧学习的创新与实践 |
图信中心 |
姚钟华、叶忠杰、丁建洪、戎成、江锦祥、张征文、石建军、金加龙、楼惠群、梁丽华 |
学院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60 |
适应产业代际升级的深度产教融合通信技术专业改革与实践 |
智慧交通学院 |
李锦伟、楼惠群、戎成、唐建雄、 高华、陈楚、李一雷、宣峰 |
61 |
高职高等数学“实践能力+人文素质”双向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人文学院 |
金惠红、王桂云、斯彩英、潘仲川、崔煜 |
62 |
基于古桥文化传承的路桥类专业群“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
路桥学院 |
陈凯、张征文、陈小鹏、赵伟、贾佳、吴颖峰、严洪广、汪建强 |
2018年度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63 |
基于国际化校企合作的高职汽车专业“双主体、多元化”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汽车学院 |
马林才、刘美灵、刘大学、朱福根、陈文华、吴志军 |
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64 |
创建以行业领军企业为主体的校企联盟汽修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
汽车学院 |
王永清、李怡民、王怡民、刘建平、魏荣庆、姚芾、李新宇、栾航乾、张京华、田阿丽、悦中原、齐忠志 |
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